7月18日中午,在优力博国际港务泰州有限公司(姜堰港)码头,高高的集装箱堆满货场,满载的集卡车来回穿梭。热浪逼人的高温下,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今天,有来自兴化一家企业的30多个标箱小麦要运往太仓,还有来自合肥的近20个标箱的钢结构产品运往上海港,再转运往泰国,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宝官一边擦着汗珠一边说。
今年以来,泰州港口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上半年,泰州全市完成货物吞吐量22639.0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内河港表现尤为抢眼——1993.6万吨的货物吞吐量和5.04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实现18.5%和22.9%的高速增长。
据介绍,泰州市内河港总体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划分为市区港区、兴化港区、泰兴港区和靖江港区4个港区及29个公用作业区,其中省级主要作业区2个,市级主要作业区10个,一般作业区17个,形成港口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各港区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
2020年5月18日,姜堰优力博码头正式开港运营。该码头是泰州市第一个内河集装箱码头,拥有429米优质岸线资源,配备3个专业化集装箱作业泊位和3个待泊泊位,其现代化堆场可同时堆存558个标准集装箱,还配置了龙门吊、自行式翻转车等先进作业设备以及两套专业的散改集设备。值得一提的是,港口自营的7条集装箱驳船,每条最大装载量达64标箱,每月每条可达18个航次,构建起高效的水上运输网络。
“我们主要开展国内、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和装卸业务,目前开辟了至上海、太仓、南通等主要航线,引进了中远海、中谷、君安等航运港口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李冰介绍。通过“陆改水”模式,将ONE、ZIM等国际干线船公司同姜堰地区外贸出口企业连接到一起,让货物通过姜堰港区运往国内外各个地区,不仅为当地中来光电、华丽塑料、五行科技等企业提供了辐射全球的供应链支持,其市场半径还覆盖兴化、盐城、扬州、海安等地。同时,其先进的运营模式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今年上半年,该港吞吐量已完成27329标箱,同比增长60%,创开港以来历史新高。
作为泰州市最大的内外贸港,中交兴化港上半年表现同样抢眼。近年来,该码头聚焦新货种、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港口营收和吞吐量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交兴化港累计完成干散货吞吐量115.5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3万标箱,同比增幅达27.1%。
内河港是沿江港口的内陆延伸。“泰州市内河航道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几大内河港区地处江苏几何中心,区域辐射能力强,内河港口进一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泰州市内河港已逐步发展成为集装卸中转、临港开发、港口物流、粮食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港口集群。内河港的快速发展,将更好地与南部长江深水港同频共振,从而更有力地拉动泰州腹地经济发展。
今年6月,泰州市与上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港航物流体系新标杆、港产融合发展新样板。“作为重要合作载体,泰州市沿江与内河港将进一步融合发展,功能互补、联合发力,深度参与‘沪泰同港化’示范项目建设,强化泰州与上海的互联互通,分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