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三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十五五”大幕将启,站在这一重要时点上回望“十四五”,泰州勇立时代潮头,改革开放步履铿锵、气象万千,经济与民生走出一条稳健、提气的上扬线——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7000亿元两个千亿级大关,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总量目标;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盆景”变“风景”;全省首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出台《关于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十条措施》,“到泰州、泰周到”城市品牌叫响,连续两年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成功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泰州港迈入4亿吨大港行列;百姓幸福生活成色越发厚重,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年来,泰州直面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紧紧围绕省委“不断提高经济在全省的占比和贡献,不断提升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中的位次”要求,以改革“叩关”勇闯“深水区”,以开放“拓界”打开新空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行稳致远。
以攻坚之姿,将改革动能转化为发展效能
作为全球锚链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亚星锚链刚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上半年公司系泊链订单激增119.4%,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增长5.28%,第三季度归母公司净利润上涨77.72%。
“营商环境优,则企业信心足。”亚星锚链董事长陶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亚星锚链40多年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背后凝聚着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关怀。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问题清单”就是“改革清单”。
以攻坚之姿、克难之勇,泰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不断破除发展障碍,完善政策设计,每年迭代发布营商环境优化清单,全省首推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行政审批超时默认制改革,印发实施《2025年泰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监督护航行动方案》,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五制度、三清单”工作机制获得司法部、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的肯定。营造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感。2023年、2024年,泰州连续两年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到泰州、泰周到”成为金字招牌。
百舸争流,改革者进。
“十四五”以来,泰州始终将改革工作放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举改革旗帜,坚定改革方向,强化系统谋划,坚定不移解痛点、疏堵点、治难点,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取得实效,努力把改革动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结合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泰州每年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制定出台改革工作要点,明确部门工作责任,让改革既有总体“效果图”,又有细化“施工图”。
让改革落地,需要勇气,更需要担当。泰州市紧紧围绕改革谋划部署、组织实施、跟踪推进、宣传推介等环节,坚持一份要点明任务、一套机制抓闭环、一批典型引好路,推动改革更好落地落实。每年,市委深改委成员带头挂钩联系重点改革任务,市、县两级领导牵头联系重点改革任务超百项,一批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重大改革事项有力推进,“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
10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泰州日”活动走进北京大学,“百年名校”与“健康名城”携手共进,再次演绎相互成就的产业佳话。
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成功落户4个I类创新药企业,组建2个联合实验室,开展了2批16个概念验证项目,树起校地合作新典范。这段佳话的背后,正是泰州市全面深化科技领域改革,致力打通科技创新堵点卡点的生动注解。五年来,泰州市科技创新生态日益完善,重大科创平台加速集聚,除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外,南医大泰州医药研究院实质化运行,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落地,生命科学泰州实验室成立。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泰州市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蹄急步稳。国家级金改试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国家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五年来,泰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一茬接着一茬、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改革画卷风生水起、跃然铺展。
五年来,一批全国全省第一或唯一的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在泰州市加速落地,一批具有泰州辨识度的改革品牌陆续推出,家庭农场“三大机制”改革、“泰信保”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案例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亩均论英雄”改革获评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近30项改革经验做法获省委改革办专刊推介。
以破局之势,奋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
今年前三季度,泰州外贸实现进出口总值1321.2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6.2%——最新出炉的外贸“成绩单”彰显泰州经济韧性。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五年来,泰州直面困难和挑战,以扩大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定力破局、坚韧前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提升。
“技术实力+国际化标准”,让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近日,该公司“庞然大物”——由单根重量约40吨的44根压环梁组成的屋盖构件发运塞尔维亚,将安装在塞尔维亚国家足球场,“中国智能制造”将与欧洲严苛标准无缝嫁接。
扬帆出海,“泰州制造”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出口962.8亿元,增长8.1%,其中机电产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同比增长10.7%,占全市出口总值逾七成。
合规“出海”,泰州市企业步伐更加稳健。五年来,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10个,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2.54亿美元,实现营业额12.98亿美元。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就达17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9个,占比52.94%。
“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同样亮丽,泰州已成为众多外资企业深耕落地的首选地之一。“十四五”期间,泰州市预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50亿美元,外商利润再投资占比为52.36%,较“十三五”末提升40.56个百分点。特别是总投资14.5亿美元的新浦化学高端新材料、总投资10亿美元的顶峰油脂产业一体化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第七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外资纷纷加码,给泰州投下了更多“信任票”。
开放故事,始终与改革同行。五年来,泰州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出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中国(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开发园区改革,健全完善“园区围绕项目转、部门围绕园区转”服务机制,推动开发园区特色化发展,外资外贸稳步增长,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亮点纷呈。
开放不仅是对外开放,还有对内开放。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泰州不断取得新突破。
大门户、大交通,带来的是大开放、大发展。今年9月9日,常泰长江大桥通车,泰州正式迈入“三桥时代”。始于桥,又不止于“桥”,一江两岸变身大桥两端,泰州大交通格局的版图再次为之刷新。
如今,在长江之上,张靖皋长江大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将实现“八龙过江”,泰州全面融入上海、融入苏南之势不可遏阻。
而放眼泰州全境,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加快建设,“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内联外畅,泰州承东接西、连南通北,面向长三角甚至更广范围的多维开放加速形成,地理中心优势正转化为区域枢纽效能。
改革步伐一刻不停,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从长江之滨到里下河腹地,泰州对内对外开放正如浪潮翻涌、奔腾不息。
以焕新之能,推动经济稳中提质稳中有进
“原以为要跑好几个窗口,结果在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件事’窗口,一次性就全部办好了。”泰兴市曲霞镇曲霞村村民赵冬霞说,今年国庆假期前,她顺利办好了自己的就业手续。
深化“一件事”改革,让“泰省心”体验感更佳。截至目前,泰州市建成“高效办成企业一件事”专区,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等15个高频事项可“一网通办”,便民利企跑出了“加速度”。
今年,泰州市还创新开展市领导“泰周到•我陪群众(企业)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活动,市领导以“陪办员”身份全程参与办事流程,实地查找服务堵点,现场破解企业难题,目前共有57家企业纳入活动,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5个。
兴业之本,贵在活力。五年来,泰州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带动了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总数74.28万户,同比增长1.9%,其中实有企业总数21.32万户、个体工商户52.63万户,同比分别增长4.5%、0.8%。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比高达96.6%,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改革浪奔,开放潮涌。
五年来,泰州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在识变应变中保持“稳”的定力,在善作善成中增强“进”的信心,努力通过改革开放除障碍、增动能,一项项改革红利转化为澎湃动能,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稳”中有“进”,其背后是改革带来的机制革新,是开放催生的行业迭代——
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五年来,泰州市强化“勇争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市域生产力布局优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干部实干“一马当先”引领全域发展“万马奔腾”。
开放,让外贸规模与结构双提升。五年来,泰州市累计进出口总量达971亿美元,比“十三五”增长44.6%;开发园区能级持续增强,省级以上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76.2%、60.1%、93%、77.5%。
改革开放,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五年来,泰州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深化全方位高水平开放,2023年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成效百姓满意度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姓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蓝图铺展,使命召唤。
五年耕耘,泰州以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以开放链接全球资源,推动经济稳中提质、稳中有进;奋进“十五五”,泰州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持续以经济的“稳”和“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