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地启航,16天通过北极东北航道,穿过白令海峡……近日,亚马尔LNG运输船“乌尔凡切夫”靠泊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北极通道开启5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冰上丝绸之路”愈发宽阔,该站已接卸350万吨北极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长三角经济带紧密衔接的重要门户。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亚马尔LNG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为一体。中国石油与合作伙伴共同建成亚马尔LNG项目,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2017年底项目正式投产,2018年7月向中国供应的首船LNG在中石油江苏如东接收站上岸,多维度保障能源稳定供应。
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是中国石油首座投产的LNG接收站,也是国内最早一批投产的大型LNG项目。亚马尔项目是中国石油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参与海外能源合作的生动案例。多年来,江苏LNG接收站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中也实现了自我跨越发展。
目前,接收站共有6座LNG储罐,总罐容108万方,近年来实现满负荷生产,满库容情况下可储备天然气6.7亿立方米,冬季用气高峰时期,能够保障2300万户家庭连续1个月的用气量,全年可支持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目前接收站正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用气,每天外输量2500万方至3300万方。随着用气需求的提升,外输量将进一步提高。”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缪晓晨说。端牢能源饭碗,接收站还突破了卸料臂、气化器等LNG关键设备自主维修和国产化“卡脖子”技术,为国内接收站自主发展贡献方案与智慧。
据悉,投产12年来,该站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航关系,累计接卸来自全球各地的LNG约5200万吨,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供气超720亿立方米,其中俄罗斯、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占70%。当前接收站正在推进四期工程,建成后接卸、储存、气化、外输能力达到千万吨级,努力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