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媒体“打卡”连云港,把这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3-05-29 10:00 来源:环球网

“Amazing!Amazing!Amazing!(太棒了)”卡塔尔论坛报记者西迪基•默罕默德•阿什拉夫在连云港走访时连番感叹:“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取得的卓越发展成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丰富资源,不仅推动中国的发展,同时致力于助力沿线国家的协同发展,为各国提供了绝佳机遇,这正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期盼的”。

(上合国家媒体团走访中哈物流合作基地)

这一幕发生在“上合组织国家媒体代表访华之走进连云港”活动现场。25日,连云港港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一辆辆装载工程机械、建材等生产生活物资的“钢铁驼队”正驶出,开往中东、东南亚、日韩等地,来自上合国家的媒体代表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仿佛镜头将跟随班列驶向自己的国家,见证两国间的贸易畅通。

5月24-27日,“上合组织国家媒体代表访华之走进连云港”活动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行。活动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连云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连云港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承办,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支持,环球网提供媒体支持。

以“‘一带一路’强支点•互联互通新港城”为主题,活动邀请来自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20位媒体记者组成采访团到访连云港市,近距离感受连云港风采,共同记录连云港蓬勃发展的故事。

物流“桥”牵中外 ,畅通跨境陆海联运“新丝路”

5月的连云港,风朗气清,海阔潮平,万吨巨轮接连泊靠,中欧(亚)班列往来装卸。一尊铁轨和船锚相融相连的雕塑矗立在港口码头,寓意“铁路与码头在这里交汇”,也意味着新亚欧大陆桥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衔接。

(上合国家媒体代表团打卡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标志雕塑)

龙门吊来回穿梭,一个个集装箱码放整齐,中欧班列整装待发——这是上合国家媒体记者们在大陆桥东端起点看到的景象。“作为一名研究地缘政治的记者,我认为我应该把(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这项工程介绍给柬埔寨人民——可以说,我是第一位向柬埔寨人民介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柬埔寨记者。”柬中记者协会主席、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主编索伊•索皮已经六访中国,但是来到连云港市还是第一次。“这座城市在‘一带一路’中起到了重要节点作用。通过本次走访,我了解了它一步步发展的故事,从一开始的一个港口,到成为出口欧洲、中东、亚洲国家的重要线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首个实体项目签约10周年。历经10年建设和发展,这座物流合作基地已经实现了远洋干线、深水大港、内河航运、国际班列、物流场站互联贯通。

2015年,连云港市设立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如今,物流园立足于提升连云港作为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的服务功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产业合作的重要国际经济平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管理委员会对外合作部部长、江苏连云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艳表示:“园区已经于2022年10月13日成功开通江苏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目前正积极布局上合组织国家海外仓。‘国际班列+海外仓’模式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国际物流运输和分拨配送集散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媒体团参观上合国际物流园)

不论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还是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都是连云港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的缩影。连云港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成章介绍,自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贯通,连云港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超15000列。中哈物流基地累计完成集装箱进出场167.3万标箱,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累计完成物流量超过2亿吨。港口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5个,航线总数达到86条。2022年,完成吞吐量3亿吨,集装箱量556.8万标箱。

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奋斗者、见证者,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发展能量方面,取得的是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锚定“港城产”发展, 掀起现代化产业集群“蝶变”

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城产”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对连云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团一行从上合物流园驱车向南,大概十几公里便到了连云港徐圩新区。在这里,世界一流的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上合国家媒体团记者拍摄石化产业基地全景)

塔架林立、管线纵横,在盛虹炼化大楼的观景台上,石化产业基地的全景映入眼帘。据介绍,自徐圩新区开发建设12年来,一个个基地型、龙头型石化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32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130亿元,实现了从一片荒芜盐滩到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的精彩蝶变。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规模之大让我印象深刻,”斯里兰卡Newsfirst音乐电视频道(PVT)有限公司新媒体经理孟迪斯•扎尼塔表示,“这次的连云港走访活动让我看到了中国条理清晰、计划周全、执行有力的发展。”

(媒体团参观石化产业基地运管服务中心)

眼下,连云港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已成: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盛虹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有力推进,驱动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的落地;“中华药港”建设全面铺开,立足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高地——万亿级与千亿级产业集群并驾齐驱,重大项目建设引领着连云港城市建设强势发力。

26日上午,上合国家媒体团一行前往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参观采访。

(媒体团参观康缘药业)

无人车间、智能化产线、挂满墙面的专利证书……“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大大改变了我对中国医药的印象,中国医药的现代性与高效性让我感到惊叹”,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UZA)责任编辑奥比多夫•穆罕默德感慨道。

作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六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创新药物先行区和知名“药港”,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发展,连云港市树立了“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的良好口碑。“安全、经济、高质量。”科威特《报章报》顾问欧勒延•哈姆扎这样形容中国医药,“说实话,我在此行之前并不太了解中国医药的科研水平,但是通过讲解和参观,我非常希望看到中国医药更多地走向世界”。

(媒体团参观恒瑞医药展厅)

随着主导产业的加快集聚,连云港市产业集群质量不断提升,石化、医药两大地标产业成为连云港市的城市“名片”,为加快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后发先至”,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力。

名著“照进”现实,书写新时代的“西游记”

山海连云处,飘渺有仙山。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山海风光。神奇的花果山、浪漫的海与岛,构成连云港山海风光的特质。

在花果山水帘洞,外媒记者犹如置身于神话世界。27日上午,微雨清风,上合国家媒体团站在江苏最高峰玉女峰上打卡留念。索伊•索皮笑称:“20年前我的柬埔寨朋友们就叫我猪八戒。今天来到花果山,让我真正走进了中国名著。未来我向别人介绍《西游记》,也可以告诉他们,‘我来过花果山了,书里描写的美丽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在连云港,“西游文化”随处可见。上月开幕的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上,连云港展园就以“西游寻踪”为主题布置展区,孙悟空等形象通过艺术化、景观化的表达,与现代园林完美契合,展现浪漫山海城、寻梦花果山的美好憧憬。在园博园参观期间,斯里兰卡媒体代表孟迪斯•扎尼塔拍摄了多张孙悟空形象的照片。他表示:“我7岁的儿子非常喜欢看《西游记》的碟片,我也终于来到了连云港这个传说中诞生神猴的神话之地。”

(媒体团打卡园博园)

《西游记》里,东海有个水晶宫,而现实中的东海县就是水晶的产地。隶属于连云港市的东海县水晶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这让《西游记》中东海龙王住的水晶宫变得有根有据。虽然东海本地水晶早已被限制开采,但来自巴西、乌拉圭、马达加斯加等国的水晶依然源源不断运抵,让这里成了世界水晶重要的集散地。

充足的货源、成熟的加工雕刻工艺、相对低廉的物流成本,助推了东海县电商的发展。在东海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主播们正用流利的英文介绍交易中心的水晶产品。据介绍,登记在册的跨境电商主播约有170人,售出的水晶将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媒体团记者在东海水晶城购买水晶产品)

“这些水晶展示了制造者极其高超的工艺和技巧”,吉尔吉斯斯坦 AKIpress通讯社执行经理伊马纳利耶夫•阿扎马特在水晶集散中心门口等待同伴购物结束。他打趣道:“一整个城市专注于发展一个产业,让这里的水晶产品品质得到保障,物美价廉,难怪记者们的购买热情如此高涨。”

“以水晶为媒,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让东海走向世界”。东海的成功“出海”是连云港市依托西游文化打造文旅名片的成功样板。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支点城市,连云港市持续以文化为媒,畅通对外传播渠道,持续延展西游文旅业态,彰显创新、开放襟怀,以国际化的港城视角,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上合国家媒体团的连云港之行圆满结束,新丝路传奇仍在续写。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到“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连云港“拥抱”大海、通联世界,搭建着联通中外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往桥梁,书写着新时代的“西游记”。为期四天的城市走访中,上合国家媒体记者们对连云港的飞速发展给予高度赞扬,在现场的体验使他们深切感受到连云港这座沿海港城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编辑:宋亦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