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勇攀行业高峰 谋局全球发展
2020-09-07 15:10 来源:江苏经济报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

徐工在过去的77年里,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列。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表示,作为企业家,首先要把企业做好,尤其在今年的困难情况下,更需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需要一批有担当、有作为、有抱负、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今年上半年,徐工不仅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还带动了徐州市600多家配套的中小企业、4万多名职工共渡难关,进入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育新机开新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1日下午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全国36家之一、江苏省唯一、工程机械行业唯一的企业家代表,王民受邀参加此次企业家座谈会。作为掌舵一家有着红色基因企业的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对“企业家”三个字的理解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王民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徐工更高质量发展。

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徐工在科学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主动作为、主动创新、主动开拓,全体干部职工危中寻机,抢抓机遇,成功实现了逆境突围,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7%,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企业员工不仅没有一个失业,而且收入有大幅增长,并且新增了近1500名新员工,为新一轮更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

爱国爱业,踏浪伏波。

“置身于大变局下,企业家更要紧跟战略坚定前行。”王民认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按照总书记要求,企业家要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五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徐工将在大海中迸发出澎湃动能,更要向全球市场的蓝海、深海进军,矢志为国家贡献一个更有活力魅力、更高质量发展、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新徐工。”基于国际化的视野和行业中的格局,徐工已经完全做好了“四个坚持不动摇”,以实现自身在奔向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加速度前进。

一是勇立潮头,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坚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产品战略,落实“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产品理念,打造世界级创新体系。继续按照既定目标,积极推进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国企改革示范样板。

二是逆势前行,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继续加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拓,坚定地推行国际化主战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在疫情常态化影响下,优化国际贸易模式,重构全球供应链,围绕当地化人才的使用和安排、云上直播等进行新的设计,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

三是广聚英才,坚持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不动摇。做一个有魅力的企业,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创造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平台,加快培育打造世界智慧群体与高技能工匠、党员劳模人物、优秀企业家等徐工精英群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企业家与干部成为职工心中的偶像和专业领域表率,让每个优秀人才在人生出彩、拼搏贡献中拥有有尊严、有质量的幸福生活。

四是恪守本心,坚持抓好党的建设发挥政治优势不动摇。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对徐工干部职工影响很大,这是徐工独有的政治优势。徐工有文化积淀、有理想信仰,有钢铁般的职工队伍和一支富有经验、追求的企业家队伍,再加上新的机遇和市场化机制全方位改革,定将打造出世界工程机械最具美誉度的中国名片。

谋篇布局“一带一路” 加快产品“走出去”

据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为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带来了项目机会,也带来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截至目前,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徐工已经与80多家中资企业抱团出海,65%的中资企业的工程机械选择了徐工产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正成为徐工的核心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徐工拥有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波兰、哈萨克斯坦等5个合资和组装工厂,60多个一级海外经销商、2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70多个海外备件中心、300多个服务网点和备件网点。

在沿线国家建设组装厂,徐工可以充分发挥合资工厂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纽带作用,并以合资工厂建设为据点和契机,全力向中亚、南亚、东南亚、东欧等市场辐射延伸。这些合资工厂在当地可以享受关税、增值税减免等优惠政策,极大地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市场时刻保持着前瞻性与敏感性,超前布局,是徐工能够在国际市场打下如此优良的基础、抢占先机的重要原因。”王民曾向媒体透露。就在“一带一路”倡议刚刚以“轮廓线”的形式呈现出来的2013年,徐工就敏锐地看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在中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果断在该国设立了合资工厂。2014年5月投产,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如今,徐工在德国、美国、巴西、印度等10多个国家拥有研发中心、制造基地或KD工厂,产品出口到18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中国行业第一。

今年疫情发生后,徐工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2月份,全国中欧班列都无法保障正常开行的时候,徐工就调集各类工程机械产品,保障“徐州号”中欧班列第一时间恢复运行。目前,南美疫情非常严峻,截至8月17日,巴西确诊病例335万。虽然疫情当前,但市场依然有一定的需求。就在大部分当地企业全线停产的时候,在巴西的徐工制造基地的员工一直是满负荷、保订单,一季度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近40%,1至5月同比增长22%,都是历史上最好成绩,得到当地政府和客户的高度评价。同时,此举持续巩固了徐工在当地稳居三大工程机械主流品牌之一的地位,7月份正式开业的徐工巴西银行成为中国制造业首家海外银行。当然,徐工为防疫也是做好了充足的物资储备,还有工作空间网格化、用餐时间分时错峰、安保持枪夜巡等,给巴西当地带去了一些成功的中国防疫经验。

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不能靠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构建协同作战的生态体系。这个体系中包含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工程承包建设企业、金融保险机构、行业协会组织等。通过搭建外带施工和海外大客户战略合作平台,达到中国建设与中国装备共建“一带一路”的目标。未来徐工将与各大工程机械生产商一起,通过多种方式为施工企业提供成套化机械设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设备保障和服务支持,共同携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扎根全球布局产业 “珠峰登顶”目标明确

持续领跑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始终以“珠峰登顶”作为发展目标与矢志追求,不断突破高端技术,扎根全球布局,强化产业集聚。

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充分竞争的行业。对此,徐工一直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与世界强手相比,在产品的技术、质量、国际化水平、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距离,必须看到差距、保持清醒,理性地去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真正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大势,王民始终是乐观和充满信心的,这个信心不仅来自国家,同时还来自行业。他在这个行当已经为之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这是技术、资金、人才密集的一个行业,也是需要耐力、定力和体力的一个产业。徐工经历了诸多艰难和挑战才走到今天,在保持清醒的基础上,徐工同时也有底气和信心、有能力和资本向行业最高端冲锋。

2019年,徐工提出了“珠峰登顶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一年前五”,2020年主要指标有质有量地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五强,目前该目标已经基本高质量完成;第二步“五年前三”,2025年主要指标有质有量地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三强;第三步“十五年登顶”,2035年前主要指标力争做到全球行业珠峰登顶,规模效益、产品水平、技术质量、国际竞争力全面登上世界工程机械珠穆朗玛峰的最高位置,真正打造成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的百年徐工。

在疫情发生之前,徐州将自己一直坚持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称之为“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也就是“三有一可”;经历过今年疫情的“大考”,徐工的发展理念转变归纳为“三高一可”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道路。一字之差,体现出的不仅是徐工“刀刃向内”的决心,还有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的敏锐眼光,以及紧跟时代发展的格局意识。“三高一可”,不仅要产品技术创新和销售规模提升,更要穿透价值链高水平管理、要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这样才能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下的徐工,正在按照既定目标,积极推进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攀登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最高峰,为国家贡献一个更有活力魅力、更高质量发展、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新徐工。

作者:王正喜 杨帆 编辑:宋亦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