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遇见连云港非遗之美
2024-11-14 14:16 来源:新华日报

海州区盐河水韵国潮夜演。

在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博物馆,国际友人们体验传统中医药制法。

国际友人相聚连云港,参加2024年“发现江苏•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活动。

连云港面塑非遗传承人赵国梅(右)教国际友人制作面塑。

近日,来自法国、英国、土耳其等19个国家的26位国际友人相聚连云港,参加2024年“发现江苏•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活动,领略“大圣故里”西游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非遗面塑和中药炮制技艺,感受连云港深厚的历史底蕴。

非遗,在与时俱进中保持生机活力。连云港市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四级代表性名录项目99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70个、市级166个。

建立健全“15分钟非遗展示圈”,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设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海州五大宫调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入选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民主路老街荣获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近年来,连云港非遗工作成果丰硕,非遗正在港城大地绽放新的时代风采。

百年老街上,非遗面塑在指尖传承

走进古朴典雅、人文气息浓郁的民主路老街,外籍友人们穿过石牌坊,在非遗项目前驻足观赏。这条百年老街集聚了39个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8处文保单位、6家百年老店和众多非遗文创业态。其中,尤以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珍藏最吸引他们——在这里,国际友人欣赏了剪纸、陶瓷、面塑等各类非遗作品。“这里的作品都很精巧有趣,栩栩如生。”来自越南的杨芳莲感慨。

在非遗体验馆内,连云港面塑非遗传承人赵国梅带着国际友人学习面塑制作这一非遗技艺。她手中的面团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经过揉、搓、捏、掐等细腻手法,一个活灵活现、怀抱桃子的小悟空形象就跃然指尖,令人叹为观止。随后,大家围坐几桌纷纷跟着学习,感受非遗技艺的无穷魅力。“这座城市到处都弥漫着西游文化的气息,他们借助这个文学IP,让本土非遗焕发光彩!”来自阿塞拜疆的法伊克说。面塑,俗称“捏面人”,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虽受群众喜爱,但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在民主路老街,赵国梅和女儿徐姝姝开了一间“海州面塑艺术工作室”。工作室的壁橱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无论是各种人物,还是花鸟鱼虫等,皆栩栩如生、造型精致。赵国梅的作品多维持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又融入绘画艺术,使得面塑软陶技艺更加艺术化。

“面塑有股历久弥新的魅力,我在面塑技艺上钻研了多年,投身于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中,希望打造独属于海州的面塑品牌,带着海州面塑走出连云港,走进千家万户。”赵国梅说。

品味“连云港腔调”,感受地方特色文化

一条古盐河,半部海州史。入夜,国际友人们来到海州历史文化街区盐河巷,一段古雅旋律传来,原来是“连云港腔调”小剧场的演员正在演绎海州五大宫调《盐河清韵》和淮海戏《三拜堂•鼓乐喧哗》中的唱段。来自印度的拉玛直言,“演出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情,像穿越了数百年。”

木雕花窗、八仙桌、官帽椅、精美的戏曲手办和文创、充满张力的剧照墙……“连云港腔调”小剧场在演出之外,还向市民游客展示了淮海戏和海州五大宫调的“静态美”与历史更迭,呈现出传统戏曲的魅力和文化传承的力量。

“和专业大剧场相比,小剧场投入小、演出形式丰富多元、对市场的探索更为活跃。”连云港市淮海剧团团长闫玲玲介绍,淮海戏、海州五大宫调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以“连云港腔调”小剧场为载体,在盐河巷常态化开展演出,举办戏曲讲座、戏曲服饰穿戴体验等活动,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技艺的机会,有效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为淮海戏和海州五大宫调的守正创新提供了新窗口。

非遗传承焕发活力。近年来,连云港市淮海剧团累计开展送戏下乡、“越戏剧 越青春”等文化惠民演出千余场;与全市多所学校合作,成立淮海戏、海州五大宫调社团,开展优秀剧目巡演活动;培养戏曲观众,建立淮海戏数字化生态博物馆,在全市范围成立淮海戏传承展示点10余个。

我市将继续集中财力物力,矩阵式打造以‘连云港腔调’小剧场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项目,将其打造成集戏剧展、教、学、研、评、演、游于一体的戏剧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文旅场所和非遗传承基地,加快推进‘连云港文化’品牌化、阵地化和标识化。”连云港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打卡“中医药博物馆”,细嗅千年药香

制作艾条、香包,品尝蜜丸、本草咖啡,体验推拿和耳穴埋籽疗法……在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博物馆,国际友人们体验传统中医药制法。

现场,他们对中医药文化和相关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地提出各种问题。“这些是什么中草药?它们分别有什么功效?”“香包制作好了,要怎么用才能让它发挥作用?”来自法国的罗曼尼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现场,她体验了一把推拿的乐趣,“做完一场推拿,感觉身子都轻盈许多,我体会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一中医、一脉枕、一根针,望闻问切、拔罐针灸。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一门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被古人称为“生生之学”。连云港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域内山海交接、河流纵横,自然资源丰富,为江苏省药用植物资源宝库。

这所中医药博物馆集中药标本、中医药文化、医药史展示于一体,收集展品1.1万余件。馆内分东、中、西厅3个板块,总展出面积2000余平方米。东厅主要展出贵细药材、原药材、中药饮片、中药真伪品等。中厅主要为传统医药非遗、百年老店“三和兴”、中医药文创产品展区。西厅主要为药用动植物标本展区。“在这里,大家可以细嗅穿越古今的‘药草香’,领略连云港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系副主任、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殷吉磊说。

近年来,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立足专业特色,对地方传统医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同时,创建了连云港传统医药非遗学院,集聚全市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与校内中医药专家共同开展非遗技艺交流和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该校党委书记王广武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着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为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港城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部分图片由海州区商业街区发展中心提供)

作者:赵芳 胡阳梅 张晨晨 欧勇军 徐欢 编辑:宋亦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