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值此“青绿”!中外摄影师走进“水韵江苏”
2023-05-18 10:12 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采风团一行合影,陆润卿/摄

春日里的江苏,花茂茶香。2023年4月17日至20日,“水韵江苏 茶和天下”国际摄影采风活动精彩收官。活动邀请了法国摄影师Nicolas de Rougé、意大利摄影师Raul Ariano、日本读卖新闻比嘉清太、越南人民报记者杜有兴、越南人民报摄影师阮胡君等外籍摄影师与记者,以及来自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摄影名家,走进江苏南京、无锡、苏州、扬州、镇江,探秘江苏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感受“茶”背后的苏式生活。

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旅游村采茶,薛晓红/摄

三项茶艺入选非遗,江苏名片走向世界

江苏茶文化源远流长,自六朝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的著名茶区和茶文化中心,入唐以后,发展成为历史上首个贡茶生产基地。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精湛的传统制茶技艺,一叶茶,成为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

去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自江苏的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扬州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三个项目位列其中。

黄龙岘“儿童采茶团”,贲道春/摄

雨花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地为南京市区域。水盈土沃、四季分明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等复杂精细的制作工序,以及精妙的冲泡技法,造就了雨花茶形似松针、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的外形和香气高雅、滋味鲜醇的内在品质,成全了人们离不开的那一口沁脾醇香。而结合日常茶俗与婚嫁祭祀礼俗形成的饮茶礼俗,成为南京这座文质彬彬、兼容并蓄的名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年,雨花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巧雅致的富春茶点,陆润卿/摄

“世界美食之都”“淮扬菜之乡”扬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富春茶点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中,“茶”即魁龙珠,用浙江龙井、安徽魁针,加上富春花园内自家种植的珠兰兑制而成,独家创制,香飘百年。“点”为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甜咸适度、味不雷同的佐茶包点。三丁包、蟹黄包、千层油糕……作为淮扬细点之正宗代表,颇受欢迎。

苏州东山吴侬有机标准碧螺春茶叶基地,丁亮/摄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苏州太湖之滨是历史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因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500克特级茶有7万多个芽头,洞庭山碧螺春成为全国名茶之最。如此珍贵的碧螺春茶制作起来也十分讲究:采用纯手工炒制,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等主要工序全部在一锅内完成,成茶后的碧螺春集形美、色艳、香浓和味醇于一身。

采茶制茶饮茶,尽享苏式生活

江苏的名茶不计其数,扬州绿杨春、溧阳白茶、宜兴阳羡茶、茅山长青茶、金坛雀舌茶……这些形如其名的茶,带来“茶香满山头”。寻一抹茶香,品春日的“第一口鲜”,采访团开启了采茶、制茶、饮茶的旅程。

留学生走进江苏茶博园采茶,贲道春/摄

留学生学习制茶,薛晓红/摄

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茶采摘、制作“精工细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记者和摄影师们走进扬州世园会、江苏茶博园、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旅游村、苏州东山镇等地体验采茶,与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严介龙大师学习炒青,掌上功夫、高温翻炒、茶香四溢。

严大师炒青,Nicolas de Rougé/摄

徐秀棠紫砂工作室紫砂制作,薛晓红/摄

爱茶之人,尤爱紫砂。在江苏,宜兴紫砂久负盛名。经过陶土淘洗、成型、捏制等一系列工序工艺,传统不灭,淬火重生。执一把好壶,壶中是跨越千年的匠心和传承;沏一壶好茶,杯中有云雾山川和真趣清欢。在无锡古南街、宜兴徐秀棠紫砂工作室,采风团成员参观紫砂名人故居、作坊和老字号店铺,观摩紫砂的生产制作,近距离“触摸”紫砂魅力。

瘦西湖风景区,薛晓红/摄

仪征枣林湾,薛晓红/摄

富春茶点制作,Nicolas de Rougé/摄

一口新茶,一眼美景,尽享惬意的苏式生活。跟着摄影师们的镜头,走进扬州富春茶社,品尝豆沙包、豆腐皮包、翡翠烧卖等淮扬味道;在瘦西湖、枣林湾、惠山古镇、拙政园等山水人文胜地,用光影记录下茶花、琼花、杜鹃、紫藤等绘成的人间四月天。

惠山古镇,薛晓红/摄

苏州拙政园,陆润卿/摄

寻茶水韵江苏,共话茶和天下

茶,源自中国,流行世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包容并蓄的理念。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品茶、爱茶,共享美好生活。将一缕茶香留在山间,把最美苏茶定格在镜头里。4天的行程中,记者和摄影师们纷纷感叹,“太美了”“神奇”“真香”!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薛晓红说,水韵江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历史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为苏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孕育了丰富的茶非遗资源。采风过程中,随行的摄影师们也介绍了法国红茶、意大利奶茶、日本抹茶等各自家乡的茶。小小一杯茶体现着中外审美情志的共通和历史文化的共融。

仪征青山镇园艺试验场,陆润卿/摄

江苏茶博园,意大利摄影师Raul Ariano/摄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摄影协会副主席贲道春表示,此次江苏入选的三种制茶技艺分别来自苏州、南京和扬州,三座城市分列在长江两岸、大运河之畔,同时也是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世界文学之都、世界美食之都。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品格孕育的茶文化,将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重要纽带。

古色古香的无锡古南街,陆润卿/摄

无锡古南街,陆润卿/摄

意大利摄影师Raul Ariano表示,越走访拍摄,越能感受到江苏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种植到采摘,从制茶到冲泡……江苏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有讲究。听从事制茶44年的严介龙大师介绍,不同制茶工艺与节气的关联、不同水源对茶叶口感的影响都让人印象深刻。

赏茶、采茶、泡茶同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一杯好茶。春日茶事,指引珍惜春光的游客走进江苏各地飘香的“画卷”中,开启一场和“水韵江苏”芬芳浪漫的约会,值得你花心思和雅意去探索、去品味、去追寻。

编辑:宋亦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