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扬州市申报的“扬州玉雕”项目,名列其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编号:Ⅶ-28,类别:传统美术。2019年11月,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为“扬州玉雕”项目保护单位。
扬州玉雕:白玉《内链双瓶》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中国加工玉器的主要地区,因此,扬州的玉雕工艺,历史可谓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人类新石器时代。据考古证实,在扬州高邮龙虬庄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已出现管、环、璜、坠等玉器,这说明扬州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制作玉器,由此可知,扬州的手工琢玉技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此后,随着中国封建王朝更替,“扬州玉雕”技术,出现了三次大发展。
(一)是汉代:到了汉代,随着国家政治变化和经济发展,扬州的玉雕工艺技术,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1949年以后,在扬州地区出土了很多汉代玉器,经过对这些玉器进行考证,考古专家发现,汉代的扬州,已能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雕琢玉器,这是扬州玉雕工艺技术的第一次发展。由于技术进步了,这个时期的玉器,已有很多品类,从小件发展到中件,并且造型优美。
(二)是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到了唐、宋时期,天下太平,百业兴盛,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使得扬州的玉雕工艺技术,与汉代相比,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在唐代,琢玉师能雕琢很多特种工艺玉器,在宋代,扬州已掌握了镂空雕技术和链条技艺,这为后来扬州玉器形成“秀丽精巧,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三)是清朝: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的玉雕工艺技术,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三次发展,琢玉水平达到最高峰,此时的“扬州工”已闻名天下,扬州的琢玉师既善于雕琢精致的中小件,又善于雕琢壮美的大件,朝廷需要的大型玉器,都交由扬州来琢制完成,“两淮盐政”还在扬州建隆寺设置“琢玉场所”,大量承办向朝廷进贡的玉器。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2月,创建扬州玉器厂,“扬州玉雕”,重新得到传承,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扬州玉雕:白玉《螳螂白菜》
玉石质地坚硬,把玉石雕琢成玉器,自古以来,手工雕琢技术复杂,难度大,整个工艺过程,离不开琢和磨。现代的扬州玉雕工艺师一方面继承传统的雕琢技艺,另一方面,锐意创新,在实践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琢磨工艺规律,不断提高“相玉”能力及雕琢技艺,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传承至今的琢玉技法融为一体,使玉器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基本特征,以及“秀丽典雅,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扬州玉雕工艺师们创作了大批构图新颖、造型优美、雕工精致的玉器产品,其中,中断二百多年的“山子雕”技艺,通过研究、实践,得以恢复成功,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山子雕”是扬州玉雕独有的品种,作品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玉文化中的瑰宝,还有独具一格的“链子活”技艺,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扬州玉雕工艺师具有高超的琢玉技法。现在,“扬州玉雕”项目国家级传承人有四位:顾永骏、江春源、高毅进、薛春梅,还有一批省级和市级工艺大师,他(她)们雕琢的玉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为“扬州玉雕”项目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自古至今,扬州玉雕有很多精品,从历史上看,1949年以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西汉《白玉蝉》、清朝乾隆年间《大禹治水图》玉山等。从现代看,扬州玉雕代表作有《宝塔炉》、《聚珍图》、《五行塔》、《大千佛国图》、《螳螂白菜》等,现代前四件作品,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大千佛国图》创作集体,因作品原料贵重,创作精美,雕琢技艺高超等,荣获省政府通令嘉奖。
扬州玉器厂有限责任公司是“扬州玉雕”项目保护单位,为传承弘扬玉雕文化,创办扬州玉器学校,为全国玉雕行业培养出了大批技术人才。2006年,玉器学校创新办学形式,与其他大专院校合作办学,为保护传承“扬州玉雕”项目,继续培养优秀玉雕技术人才。
扬州玉雕,历史悠久,技艺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值得全人类研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