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海上风电输电系统项目现场
5月4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评定的“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正式揭晓,来自亨通集团的葡萄牙海上风电输电系统项目团队榜上有名,成为了苏州唯一获奖集体,展现了亨通青年人才创新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这支短时间内组建而成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充分体现了亨通集团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强大实力。
“国际化人才先行战略是亨通的第一战略,也是亨通勇闯国际市场‘深水区’的‘最强引擎’。”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重构着全球创新版图,抢占行业制高点,优秀的青年人才是关键。亨通将持续锻造国际化人才队伍,以创新产业集聚人才,以精准机制培育人才,用人才来撬动巨大动能,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提升的螺旋式上升模式,汇聚起拓宽国际化之路的“青春力量”。
蹈浪涛头
涌现一批国际化弄潮儿
“这份荣誉,让我们感到很自豪、很振奋!因为它凝聚着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青春热血。”作为葡萄牙项目团队的负责人,亨通国际产业集团的徐强介绍说,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这其中,既有毕业于双一流大学在海外打磨多年的业务骨干,也有留学海外、报效祖国的年轻工程师,更有模范带头的党员同志。“亨通的国际化大平台给了每一个有志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亨通团队将不畏艰辛、矢志创新的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连接器适用于大功率浮动式风机的高电压水下动态电气系统,以及不同截面的海缆进行快速连接,亨通团队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通宵达旦的研究探讨,攻克一个个工程难点,最终大胆地设计制造出新型干式海底快速连接系统,并满足了未来海上风机增加扩容的需求,这对于浮动式海上风电电力传输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亨通,有着一批像葡萄牙海上风电项目团队这样的优秀海外人才队伍,他们承担了各类国际大单,在全球市场绽放璀璨光芒:在马尔代夫,亨通铺设了世界最长单根无接头海底高速光缆,短短32天,这条“海底长龙”成功将马尔代夫六大岛屿连成一张光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亨通成功交付巴新国家通信项目海缆系统,为2018 APEC会议提供了优质、可靠的通信保障;在俄罗斯,亨通承建2亿多美元的海洋智能电网工程,从产品研发到制造交付再到现场施工,整个工期比合同提前了两个月,且一次性验收成功,获得“俄罗斯能源工程突出贡献奖”……一场场漂亮的“胜仗”,激发着无数亨通青年征战国际市场的雄心。
“执行国际化项目,亨通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如何提振精气神、凝聚向心力,亨通以党建带工建的智慧平台为抓手,为国际化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亨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吴如其说。
“90后”党员徐大鹏,是亨通国际产业集团的一名海工工程师。“执行葡萄牙项目时,我们每次出海,在船上一干就是一个月!既要想办法将海缆敷设至近百米深水,还要充分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各种施工标准,真是难上加难!”徐大鹏坦言,党员的身份时刻激励着自己,一定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劲”,保证海外项目的顺利完成。
营造生态
建起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4月,经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授权,亨通集团成为江苏首家被授予正高级职称评审权的民营企业,所评审报备的职称资格与人社部门颁发的职称证书具备同等效力。除了正高级职称评审权,亨通还是职称自主评审、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单位。
“这对于阶梯式培养青年人才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亨通集团副总裁鲍继聪表示,亨通以青年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不断给予完善的体制机制、高端的产业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氛围等充沛的“阳光雨露”,着力构筑一个富有活力的人才综合改革样板区。
“亨通是光纤通信行业中的翘楚,非常重视给予人才发挥的舞台!”7年前,陈伟加入亨通集团后,立刻培养人才队伍,进行技术研发,由他带领团队攻关的项目还获得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现已担任亨通光纤总经理的陈伟说,“亨通的生产车间,就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实验室,科研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产品,并形成产业化,让企业、让国家用上最新型、最高效的光纤产品。”
在亨通,一名中专生逆袭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的故事广为流传,主角的名字叫韦冬。回首过往,韦冬也是感慨万千,“刚进亨通,在一线做电器维修工,那时候很苦,三班倒,一干就是8年。”而后,凭借着多年磨砺出来的专业技能,韦冬与两名同事一起,自行研发出了提升光纤光缆生产效率的高速绞台设备。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为企业新增效益上亿元,他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当前,为建设一支与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相适应人才队伍,亨通创新推出以“远航”命名的人才培养项目。“国际化人才绝不是简单的会说几句流利英语。”亨通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村告诉记者,项目分为国际化储备人才、后备人才、海外高管预备队伍三个梯队,通过课堂培训、专题实战、轮岗锻炼等“训战结合”方式,着力培养具备全球化视野,有持续学习和研究热情,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综合性人才。
“当年轻人真正扬帆远航之时,领导层要做的是为他们保驾护航。”在亨通国际产业集团总裁谭会良看来,“年轻人需要独立完成任务,但领导并非袖手旁观,应当主动承担责任,持续跟进项目进度,关注他们的成长。”
厚沃的“机制土壤”,甘冽的“平台活水”,更有温暖的“阳光激励”。亨通正在加快实施五大人才工程,推动职称体系、职级体系与岗位设置、薪酬体系、考评体系一体化顶层设计;深化短中长期“三位一体”激励机制和事业合伙人创业机制,每年用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奖励达数千万元;建立外派人才、海外派遣人才补贴和激励机制,保障调动派遣人才的积极性和稳定性等,以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育得出、用得好”。
人才引领
企业国际化步伐稳健有力
亨通集团总部大楼展厅里,巨幅世界地图上,红、蓝、白三种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亨通挺进国际的足迹:红色代表海外技术营销服务分公司,蓝色代表产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白色代表海外研发产业基地。目前,亨通已在欧洲、南美、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共创建11家产业基地和30多家营销技术服务公司,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的光纤网络市场占有率超15%,跻身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三强。
亮丽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一批批亨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的智慧与汗水,青年人才正成为亨通“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最重要的生力军,他们将亨通精心描绘的国际化发展蓝图逐步转化为精彩的现实模样,他们将中国企业的方案与智慧输送到世界各地。
胸怀产业报国之心的青年,在创新创造中不断突破成长,引领着企业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瞄准全球价值链高端领域,亨通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光纤光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开发的新一代绿色光纤材料、量子保密通信等前沿技术,持续开拓5G通信、海洋光网以及电网产业等广阔空间。
当前,亨通又一支国际人才团队正在推进建设一条全长一万多公里、横跨亚非欧的最长海底光纤通信网络,该线路从中国到巴基斯坦到吉布提,向南经肯尼亚到南非,向北经埃及穿越地中海到法国,途经30多个国家。这是首次由中国民企投资并运营的全球海洋光纤网络,将填补中国在国际上海洋光纤网的空白,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提供信息通道。
如何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给予亨通青年施展才华的更广阔舞台?如何让国际化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有力?崔根良表示,当前的疫情是一次大考验,也是一次大机遇。越是困难之时,越是国际化拓展的时机!“企业应当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让他们在国际市场的淬炼中熠熠闪光,实现他们的青春理想和人生价值。”